第一次看到作业任务时,大脑预设的想法是,想要顺利的完成作业,需要认认真真的看完每一个视屏,每一段话,最好是每一个字,然后反复对某个知识点操练。确认掌握无误后,才进入到下一个课程的学习。(定义为学习方式1)
week0的课程基本上是这样走下来的,但是根据这个进度,算算时间完全不够。所以,不得不逼着采用另一种方式:快速了解课程内容,掌握课程要点,不求在当时完全掌握每一个知识点。力求在较少的时间,快速掌握连续多届课程课的知识要点。在解决问题(做作业)时,不明白的地方,回过头来再看,再操练,感觉可能记得更牢固,后面用的更熟练。(定义为学习方式2)
从效果来看,学习方式2,效果未必比第一种差,但时间却节省了很多。
从整体来看,课程的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(通过编程)。学习方式1,主要是花大量时间独立的对各单独知识点做练习,目的是当时阶段掌握某个知识点。想要把各课程知识点串起来时,回比较困难。学习方式2,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提取记忆,并再次练习,目的是解决问题,不是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。两者运用后,个人的感觉:方式1,短期效果明显,长期容易忘记,不利于将各节课的知识点串起来。方式2,前期只需只要了解这节课的知识要点,有什么用,在解决问题时再次调用。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,以了解某个知识点结果可能是学习方式2可能掌握的知识点更。且对整体知识点的把握更强。
所以,后面打算逼着自己多用方法2